- 2019-10-24 09:39:09
-
2018年3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發布“301調查”報告,宣稱中國在技術轉移、知識產權和創新方面的法律、政策和做法是“不合理的”,造成了美國商業的負擔和損失。美國依據相關調查結果,擬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加征關稅,并向世界貿易組織起訴中國。
隨后,2018年9月6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時指出,美擬對華2000億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商務部明確回應將反制。
隨后中國與美國之間展開了相互加征關稅的措施,期間還進行了貿易磋商。
隨后美國又單方面撕毀貿易磋商協議,并對中國相關企業(中興以及華為,阿里巴巴等)實施相應的業務限制以及禁售芯片等措施。
在整個中美兩國貿易戰期間,美方認為,美中貿易逆差是由兩國之間貿易存在不平等現象導致的,尤其是在知識產權方面。同時美方甚至一些西方國家,也多次抹黑我國知識產權方面的發展和進步,并指責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作為一名從事知識產權工作的相關人員,我們認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等相關方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是這些問題是有待于相關法律法規約束且完善的問題,并不是像西方國家所的根本性制度問題。同時,作為從業人員,我們應當認識到中國知識產權事業以及制度在過去40年內確實有了飛速的發展,各行各業的技術人員以及企業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也逐漸增強。
下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介紹一下近些年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與取得的進步:
1. 商標尤其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數據顯示,2017年:
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38.2萬件,同比增長14.2%,連續7年居世界首位。
PCT國際專利申請受理量5.1萬件,同比增長12.5%,排名躍居全球第二;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9.8件。
受理商標注冊申請574.8萬件,同比增長55.72%,連續16年居世界第一;累計有效商標注冊1492萬件。
我國申請人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4810件,排名全球第三。
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到200.2萬件、74.54萬件,同比分別增長25.15%、82.79%。
農業、林業植物新品種權申請量分別達到3842件、623件。
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數量穩步增長。
2. 不斷強化知識產權制度以及相關法規。
經過調閱相關資料發現,中國近兩年不斷地對知識產權相關法規開展完善工作。
舉例說明,《反不正當競爭法》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修訂通過,《專利法》《專利代理條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修改和制定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
同時2017年專利局公告顯示,我國正在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國防專利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分享管理條例》制修訂工作,推動知識產權領域反壟斷執法指南盡快出臺,深化對新領域、新業態創新成果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研究等工作。
3. 不斷加強了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
中國近些年成立了知識產權法院為專利維權以及專利侵權判定提供了法律平臺。其中:
· 2017年專利行政執法辦案量6.7萬件,同比增長36.3%;
· 商標行政執法辦案量3.01萬件,涉案金額3.33億元;
· 版權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3100余件,收繳盜版品605萬件;
· 海關查獲進出口侵權貨物1.92萬批次,涉及侵權貨物4095萬件,案值1.82億元;
· 全國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行政、刑事一審案件21.35萬件,審結20.30萬件,分別同比增長40.37%、38.38%。
4. 將懲罰性賠償制度引入到知識產權保護領域。
2018年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指出:
“要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為基本導向,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各種侵權行為要依法嚴肅處理,對產權糾紛案件要依法甄別糾正,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實行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span>
隨后,3月1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部長通道”采訪活動。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表示,加快推動《專利法》修改,引入懲罰性賠償措施,加大對各類侵權行為懲治力度,讓侵權者付出沉重代價。
同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明確指出,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不僅是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更是中國自身發展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正致力于貫徹實施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推動提高法定賠償上限,增設懲罰性賠償制度,設立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加強重點領域行政執法,積極開展仲裁調解等社會治理。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調查表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已經由2012年的63.69分提升到2016年的72.38分,保護成效得到了國內外普遍認可,也吸引了各國創新主體積極申請中國專利。
以美國為例,2017年,美國獲得23679件中國專利授權,在各國排名第二,美國高通公司則成為2017年獲得中國專利權最多的外國企業。說中國沒有很好地保護美國企業知識產權,顯然難以自圓其說。
作為從業多年的知識產權工作者,我們切實感受到了國家對于知識產權制度與發展的重視,切實體會到了我們日常工作的重要性和責任。
對于一名普通的知識產權從業人員,我們面對這樣的無端指責和誹謗,只能強化自身學習,不斷地利用專業知識將專利制度以及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傳播給社會,為經濟轉型出一份力。
知識產權制度的目標是有效保護創新成果,維持市場秩序,實現公平競爭,同時也要推動技術轉讓和傳播,使創新成果的福祉為人類所共享。同時,我們還認為知識產權應是世界各國之間創新合作的橋梁,而不能成為貿易保護主義的大棒,更不能拿來用作遏制他國發展的武器。
- [返回首頁] [打印] [返回上頁]